查看原文
其他

REITs扩募杂谈5:硬菜vs刀法,张江置入优质核心资产,彰显长远战略布局

清河腐竹 清河三思
2024-08-26

今天聊张江光大园REIT的扩募。


前段时间,我组织了一个小规模线下旅行团,参访张江某著名医药园区项目,和操盘手交流收获很大,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,我一直在学习的路上。。。这些乱七八糟的文章就是我的学习笔记。


计划先聊聊拟扩募的底层资产张润大厦,再聊聊从扩募申报书里读出来的一些莫名其妙乱七八糟的小发现。



01
张润大厦
算是张哥手里最优质的资产




S老师是我心目中的张江吴彦祖,他专门对我说,这项目比首发项目好不少,算是张江手里最好的资产之一,至少在集电港区域算TOP,是一道硬菜。


先说下为啥叫张润吧。


它是2010年张江集电(40%)与润邦集团(60%)合作开发建设的项目,两方各取一字,是为张润。2014年,润邦将60%股份转给张江集团,形成了目前的股权结构。


【插叙一下。

润邦,是深耕上海本土的产业集团,在做能源、幕墙、汽车等实业的基础上,在产业园区领域也在逐渐扩张,整体看来,根基和实力都不错的。有朋友开玩笑说,星峰和展想算是张江的原住民,我觉得润邦也算半个吧。

当初知道他们,是因为张江科苑项目。。。汤臣豪园/德国中心/郭守敬路那个区域,是张江高科比较早期发展的核心区,在我看来,也是规划问题最多的区域。。。

老楼多了自然要更新,朗诗+平安不动产的嘉丽,马路对面的景瑞张江中心,远一点的大摩美恩,再往东一点的368,都是这个类型,但是人各有命,都是街坊邻居,却命运迥异。这个有机会再展开哈。

景瑞这个楼,就是从润邦手里买的。。。润邦退得不错,据说是三年赚了60%,景瑞最近运势不佳,心情估计也不太好。插叙结束】




首发项目是张江和光大联手从XF手里收购的,而XF之前又是从别人手里收购的,项目底子着实是一般,就算是后续有高手接手操盘,通过不断改造来提升品质,但受天资所限、天花板肉眼可见。。。



张润项目则不同,它是属于从0开发新建,位于集电港核心区又紧挨着张江集团总部,品质上高于首发项目,也属合理。


楼是2018年交付的,6万平米建筑面积,地上4.36万平米,标准层2500左右,层高4.4,净高2.9,在有限土地内做了双塔+庭院的半围合结构,层次错落感不错,山水秀的设计确实还是挺秀。


租户品质也非常thrill。。。抖音、博世这样的大牌就不说了,其他小一些的随便拎几个出来都是独角兽;别的区域,能招到一个独角兽就很满意了,这么看来,张润可以叫独角兽动物园了。


【举个栗子。


哲库是OPPO旗下自研高端芯片的,地平线是做车载芯片的,燧原是腾讯下面做人工智能的,赛昉是做芯片设计的,兆煊微电子是做无线连接芯片的。


当然,除了硬核科技之外,也有其他类别,比如兴橙是做科技VC的,璟晞是做肿瘤精准医疗的。


可以说,每家租户背后都站着一排大名鼎鼎的投资机构。。。楼的硬件条件只是表面,这些牛掰且潜力无限的企业,才是张江的内胆。】


好,区位好、硬件好、租户好等优点都啰嗦着说完了,咱们再斗胆说点不好的。。。



02
瑕不掩瑜
不是张润问题,是历史问题




首先是周边。


这么靓丽的研发园区旁边,矗立着日月光的晶圆工厂,做IC设计的旁边就是晶圆厂,倒也不算违和,但我个人总是觉得有点不完美。



虽然张润这边已经很努力了,设计了草坪和树木来隔挡,但是生产制造的轰鸣声音却还是依稀可闻。。。



这也不能怪张润,都是张江早年区域规划埋下的问题,这个话题其实有很多可以聊的,挺有意思,以后有机会展开。


其次是效率。


项目两栋塔楼之外,还有一个钢结构做的商业院落,中间有装饰性水面,很有设计感,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,无论是庭院还是水榭,凹造型的感觉大于实用性。。。这是纯个人看法哈,反正我的审美从来没在线过。


两座塔楼的大堂和公区尺度偏大、空旷且利用率低,换个角度来看,也是好事儿。。。后续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业绩的空间,肉眼可见。


第三是配套。


中午时分在周边踩点,像下面这种“炒面炒饭”流动摊贩随处可见。。。硬件再牛掰的园区,如果没有优质软件配套,租户们连吃饭都成问题,那就意味着园区的综合品质还有提升空间。


当然这依然不是张润自己的问题,更多是周边区域规划的问题,咱们发展太快,很多事情确实在规划时难以预料,才会导致了很多现实问题。。。


说到配套,南边有天之骄子,旁边是万和昊美,满眼都是江湖恩怨和血泪故事,算了,与主题有跑偏,这里不展开。




归根结底一句话,同意S老师的观点:瑕不掩瑜,张润项目的品质确实非常过硬,在这五家扩募里算是最好的,这个毋庸置疑。



03
扩募优质项目
原始权益人张哥心理活动如何?




项目优质是没话说,那价钱如何呢?


这次扩募的16亿元估值(有指导价区间,咱们还是简化用16计算),单价3.76万元/平米,资本化率目测4.75%左右,属于物美价廉。


就在同一时期(2022-10-14)张江高科发布公告,张江集电将其持有的上海集贤中心3.04万平米协议转让给银联数据,价格9.79亿元,单价3.22万元/平米。


建楼并出售给终端产业用户,是张江的主营业务,据不完全统计,最近两年从张江手里买楼的产业方有VIVO、芯导科技、聚辰半导体等。


看了下位置,卖给银联的集贤项目与张江REIT的首发项目张江光大园项目比较靠近,后者最新的评估单价按照DTZ的报告也就是2.9万元/平米。


跪谢戴德梁行的三季度报告!


张江算是上海产业园区里交易活跃的区域,用星创和展想可强行平均出一个市场指导价3.89万元。。。星峰药谷和创邑微电子港这两个项目,额,特殊一些,参考性一般(一个是为生物医药买单,一个是为破落西区埋单)。

所以,咱们简单粗暴的框了一个价格区间:

张润,评估价3.76,市场价3.89,大概是95折。
光大园,评估价2.9,市场价3.22,大概是9折。


我觉得可以有两个角度来看:


第一,张江在努力善用REITs


按理说,张江是园区开发企业,建楼卖楼都属于正常操作,但张润这种一眼看去就很优质的资产,常规理解应该是张江留着压箱底的核心资产:几乎没有可能市场化大宗交易卖出来(很多国企对于卖核心资产的心态是非常复杂的)。


张哥愿意把核心资产拿出来置入REIT,而没有像一些业主一样种好自己一亩三分地闷声自肥,说明它自身已经初步认可了REITs作为金融工具可以产生的综合效应:简单功能,是调表工具;进阶一些,可以作为轻重分离的业务转型工具;再延伸一点,有可能成为“资产+资本”的战略武器。


同样是一把刀,就看你想怎么用。。。问题不在刀,而在于刀法。


第二,REITs是买入张江的好机会


之前聊过,由于你懂的原因,张江产业园区类资产的流通盘相对有限,很多项目是不太可能流入到大宗交易市场的,而REITs因为契合张江的发展战略,为投资人提供了难得的押注张江的机会,值得珍惜。。。


更关键的是,这些REIT底层资产与市场价相比都有明显折让,如果单从资产品质和项目层面收益来看,值得买入;二级市场价格我看不太准哈,你们自己判断。



04
有意思的小发现
没有判断,纯粹开放式的八卦



第一,投行拖着计划管理人


张江REIT,首发时候的计划管理人是国泰君安资管,扩募的计划管理人是华安未来资管,有朋友吐槽说:计划管理人基本上定位于NPC工具人、平时贡献乏善可陈、收钱的时候准时出现。。。但毕竟是个角色,想关注下。


华安基金之前股东结构基本上是上海国资体系分散持股,国泰君安从2014年开始陆续进行了一连串收购,终于在2022年10月11日买到占股51%,成为了公募新规之后第一家“一参一控”的案例。。。


如此一来,华安基金成为了国泰君安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,而国泰君安资管,是具有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资管子公司。一嫡vs一庶,后面如何展业,我还挺好奇的。。。


从最近临港和东久的REITs来看,基金管理人和计划管理人都是国泰君安资管;张江光大园扩募,基金管理人和计划管理人是华安基金+华安资管,但财务顾问是国泰君安证券。


能不能这么理解:真正牵头的是投行,因为它才是和原始权益人搞事情的主力,公募基金这边在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希望逐渐拿到主导权,但自己短期内心有余力不足、就算力有余但触角客观不足,所以两家还是要搭伙过日子有合作也有勾心斗角。
计划管理人属于相对次要的位置,用华安未来还是用国君资管,可以商量着来?这块我没有搞明白,希望有清楚情况的读者,可以给我点拨一二。



【插叙一下,国泰君安和华安怎么分工合作,这怎么说都是和和气气一家人,属于人民内部矛盾,大致可以内部协商,我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事情。


在招蛇REIT的扩募书里,非常简单提了一句:
首发项目时财务顾问是中信证券,扩募项目时的财务顾问是中金公司。



不知道为啥,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句话,我竟然感觉到了一股杀气,以及后背冒起的一股寒气。。。


人狠话不多,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。插叙结束。】



第二,防人之心不可无?



华安在扩募申报书里特意把投资人&并购的信息披露要求郑重又说了一遍。。。大意就是:你只要买到10%份额一定要公开披露哦,以后每买卖5%都要披露一次;咱们要讲武德,千万不能像宝能那样玩阴的。


这话是说给谁听的?


如果你仔细看过张江REIT的前十大股东名录,也许会有感觉。。。都是华府的人,你华安9527,咋还不相信我华家人呢?


其实也怪不得华安,两位原始权益人(张江and光大)各持有10%,突然发现有人持有9%多,而且还默默站在你身后。。。心里有点小紧张,也是可以理解的,哪怕人家表白了只是想在你身后做一个安静的财务投资美男子。


好了,我的啰嗦戛然而止。。。顺便说一下,最近我的碎片时间都在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、唐朝诡案、我们这十年,个个都很精品,果然是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最适合文艺创作。


其实,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,也很适合苦练内功、精进自我,大家共勉哈。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清河三思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